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视频中心  >  半导体行业用水监测:超纯水指标、检测方法与生产应用全解析

半导体行业用水监测:超纯水指标、检测方法与生产应用全解析
时间:2025-08-26      阅读:13
半导体行业对水质要求严苛,超纯水作为生产核心耗材,其品质直接影响芯片良品率。半导体超纯水需满足多维度指标:电阻率需达 18.2MΩ.cm(25℃)以上,确保离子含量极低;TOC(总有机碳)控制在 0.5ppb 以下,避免影响光刻精度;大于 0.05 微米的颗粒物每升不超过 100 个,防止光刻缺陷;溶解氧低于 1ppb,抑制细菌滋生与氧化层形成。


超纯水应用贯穿半导体全生产流程:晶圆制备环节用于清洁除杂,保障表面结晶度;光刻工艺中洗净模板与晶圆,确保图案精准;刻蚀、机械抛光环节起冷却清洗作用,维持工艺一致性;电子化学沉积阶段清洁金属薄膜,保障沉积准确性;还可用于设备冷却与实验室实验,确保数据可靠。


超纯水源自自来水,需经多工艺深度处理:前端通过 ACF、UF、RO、EDI 等工艺,将 TOC 从自来水的 1-3ppm 降至 10-30ppb;再经 TOC-UV 灯装置进一步降至≤0.5ppb,最终达标。检测方面,微粒子用液体粒子计数器监测,TOC、电阻率、溶解氧、pH 等指标通过在线监测仪(如电化学仪器)实时检测,部分场景需集成系统实现水质动态管控。


监测周期需结合工况与水质变化设定,定期采样分析,及时发现水质问题,避免因总有机碳超标、溶解氧过高、颗粒物过多等导致芯片质量下降或生产损耗。随着半导体元器件尺寸缩小、精度提升,超纯水监测需持续升级检测精度与技术(如远程监控),以适配行业日益严苛的水质需求。
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