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视频中心  >  生物发酵 pH 值调控:灭菌后偏酸修正与中性校准实操方法

生物发酵 pH 值调控:灭菌后偏酸修正与中性校准实操方法
时间:2025-08-26      阅读:15
在生物发酵过程中,pH 值与溶解氧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及发酵效率的关键参数,其监测与调控需结合生物反应器操作全流程规范进行。


生物发酵核心设备为玻璃生物反应器(常称 “玻璃罐"),虽被称为 “高温生物反应器",但实际发酵培养温度为 30-35℃,“高温" 仅指耐受 121℃、半小时的灭菌需求 —— 灭菌时需将反应器(含培养基,成分包括酵母膏、酵母浸粉、葡萄糖水等营养元素)送至灭菌锅,且需用锡纸包裹电极接头防进水,灭菌前需提前装好电极(PH 电极需预先校准,溶解氧电极待灭菌后校准)。


灭菌后需先完成关键参数校准与调整:溶解氧校准需打开通气量与搅拌,调至合适转速后在仪表上设为 100% 校准;PH 值因灭菌后易偏酸(常为 6.0 左右或略高),需通过预留接口补碱调至中性。随后进行无菌接种:接种口需加装火焰圈并点燃,倒入菌种后盖紧接口确保无菌,再移除火焰圈,避免杂菌污染。


接种后进入发酵阶段,溶解氧值可能出现高低波动(属微生物生长需求正常现象),需通过补料调控(多为补糖,也可补氮源、碳源等营养)稳定参数;生长过程中还可能需通过预留接口补酸或补碱,维持 PH 稳定。此外,玻璃反应器电极安装为垂直插入式,接口类型需匹配场景:K8S、S8 接口不带温度功能,VP 接口带温度监测,可按需选择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