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烧法 TOC 检测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高温燃烧氧化将水中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,再借助载气传输至检测器分析,具体流程与优势如下:
高温氧化阶段:依赖设备核心部件 “燃烧炉",将炉温设置为 680℃(最高可达 800℃),使水样中的总有机碳(TOC)充分燃烧氧化,转化为二氧化碳;若水样含高氯离子(如海水),需通过 “卤素消除器" 去除干扰,避免结晶影响检测;
载气传输阶段:需使用高纯氮气作为载气,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稳定传输至 NDI 检测器,确保目标气体无损耗、无干扰;高纯氮气可自备或采购常规 40 毫升气瓶,按每天检测 12 次(每次 2 小时)计算,单瓶可使用 40 天;
检测分析阶段:结合xi盐酸(每次用量仅 0.1 毫升)与催化剂(常规 6-12 个月更换,海水等特殊场景 1-2 个月更换)辅助反应,最终通过检测器精准计算二氧化碳含量,反向推导 TOC 值,同时支持 COD 与 TOC 模式切换,满足多指标检测需求。
检测更适合,精度更高:相比传统检测方法,高温燃烧能将水中有机碳氧化,避免有机碳残留导致的检测偏差,尤其在低量程检测中优势明显,精度优于常规 COD 检测;
符合国家标准:设备设计严格遵循《COD 检测国家标准(HJ 353)》,内置质控标液、水岸报警等功能,同时支持 485 通讯,数据可追溯、可传输,满足企业排放口、自来水厂等场景的合规监测要求;
低污染低耗材:xi盐酸单次用量极少,催化剂更换周期长,整体耗材成本低;且无大量废液产生,相比传统 COD 检测更环保,减少后续废液处理压力。
企业排放口监测:支持 0-200mg/L、0-500mg/L 两大量程,可切换 COD 模式(最高测 1000mg/L),精准监测工业污水中 TOC/COD 含量,满足排放合规要求;
自来水厂与河道监测:北方部分自来水厂及河道水质监测场景中,可通过燃烧法精准捕捉低浓度 TOC,避免水质有机物超标影响供水安全或生态环境;
特殊水质(如海水)监测:配备卤素消除器,应对海水高氯离子导致的结晶问题,仅需缩短催化剂更换周期(1-2 个月),即可实现稳定检测。